其他
南海大沥青峰岭汉墓最新情况披露!学者独家解读→
自2021年4月起,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考古队对南海大沥青峰岭进行考古发掘:在500平方米的发掘现场,共发掘清理墓葬64座,其中汉墓7座、明清时期墓葬57座,并出土一批重要文物。
广东著名考古学家邱立诚
解读南海青峰岭古墓发掘情况
两件汉代陪葬木器。
9月16日,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微信官网推出了一则“考古简讯 佛山青峰岭墓地发掘 ”的信息,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邱立诚说,这两件漆器外形保存完整,汉墓中发现保存如此完好的漆器,在岭南地区较为罕见。有关专家认为,由于南方天气潮湿等原因,汉墓中漆器一般很难保留下来;这些漆器涉及到墓主的日常起居生活,大多是其生前喜爱之物。体现了中国古代“事死如事生”的殡葬礼仪制度。
彩绘盒里面有一套木器和五铢钱。
出土的漆器是否出自佛山工匠之手
无人可知
但漆器作为岭南地区一项重要工艺
一直在历史长河中传承、发展
为了让读者更好地
了解佛山漆器文化发展史
佛山日报记者专访了
《广东髹漆简史》作者之一
华南师范大学新媒体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
梁志钦
广东漆器文化学者梁志钦
解读佛山漆器千年历史
清代彩绘朱漆真武大帝木雕坐像。/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供图
人们通过切割漆树的韧皮层采集漆液,称为“割漆”,刚割出来的漆液呈乳白色,被暴露在空气后,随着时间推移,颜色会逐渐加深,这种未经任何加工的漆液一般称之为“生漆”,生漆可以直接使用,经过制作之后是精制漆。
目前在肇庆出土的战国青铜罍,或是岭南人的智慧结晶。
经过我们对文献的梳理,欣喜地发现,岭南地区早在战国时期便有髹漆记录,并有相关器物藏在广东省博物馆。例如出土于肇庆的一座战国晚期的土坑木椁墓的“‘朱漆填色’错银鸟纹青铜罍”。尽管当时的漆,并非是直接成为装饰材料,而更多是起到黏合金银粉的作用,但与另一个现藏广东省博物馆的藏品髹漆三足铜盘,可以说明至少在战国时期,岭南先民已经开始用髹漆器物。
值得一提的是,出土于秦墓,烙印有“蕃禺”二字的漆奁,更是岭南实现郡县制度较早的物证。
因此,可以理解,汉代以前的岭南用漆器,几乎跟中原地区是同步的,也说明当时的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可能常有交流往来。
其中,南越王墓出土的那件“鎏金铜框架漆木屏风”让我们了解到当时成熟的漆器生产工业,著名考古学家傅举有在《汉代漆工艺》里就形容“一屏风就万人之功”。
另外,在南越王墓出土的漆器中,还有罕见的“黄金扣器”,今天现存的汉代扣器,以铜扣为最多,银扣次之,金扣极少,傅举有先生曾也惊叹“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两汉黄金扣器是少有的考古发现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南越王时期,岭南也有在铜器上施漆画的发现,学者夏增民的研究发现“铜器上施漆画,独南越所有而中原尚无”。
从目前出土的汉代漆器来看,的确种类繁多,例如屏风、箱、盒、盆、耳杯、琴、瑟、博局、案、奁……几乎涵盖生活中的所有用具,漆胎主要是木胎、铜胎等。
到了清代,佛山应用于建筑装饰和祭祀的金漆木雕则特别兴盛,清光绪年间,佛山还出现了髹漆行会,有漆盒行和髹漆行。漆盒行有数家店坊,行会分东、西两家,东家为“同志堂”,西家叫“彩联堂”。
如果有志于梳理佛山地区独立的漆器发展史,我想,不是没有可能的。只是目前已知的资料奇缺,随着更多文献或文物出土的披露,我相信一定能梳理出佛山独特的一条漆器发展脉络。
从高校情况来看,在广东,几乎每十五所高校里,就有一所开设了漆艺课程。目前与漆艺相关的门类可分为漆画、漆立体(包括漆器和观念为主的当代艺术),而其中漆画的教学传统,多数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,作为全国唯一完成公派留学越南研究生学历的蔡克振所“带”回来的现代漆画技巧。
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进,目前的广东漆画教学已经完全进入新阶段,参与漆画创作的人数业已呈几何级增长。
而漆立体方面,则融入了多种材料以及结合新观念的推进,已经呈现多元化特征。去年,全国第一个漆艺文化村——“中国漆艺文化村/漆艺实践创业基地”在佛山三水白坭镇举行签约仪式,正式拉开广东漆艺术产业化的序幕。
据了解,“中国漆艺文化村”将是国内最早涵盖漆艺产业、漆艺人才培育、艺术家驻地工作室三大板块的漆艺文化村。
目前佛山的漆艺工作室已经汇聚了张温帙艺术工作室、李致宏艺术工作室以及上七漆器美学空间等。如此看来,佛山漆器发展前景可期。